v1.2-20210331
Albert
40多歲中年轉職,補習九個月,考取雙榜,經建行政高考全國第八名
一、各科成績
高考
科目 | 選擇 | 申論 | 總分 |
國文 | 14 | 36 (38/10) | 62 |
法英 | 78(20/26/32) | 78 | |
國際經濟學 | 46(23/13/5/5) | 46 | |
貨幣銀行學 | 77(23/16/23/15) | 77 | |
公共經濟學 | 49(20/6/15/8) | 49 | |
經濟學 | 44 | 45(20/25) | 89 |
商事法 | 46(8/15/14/9) | 46 | |
統計學 | 60(24/0/8/8/6/14) | 60 | |
名次 | 8 | 總成績 | 62.93 |
錄取人數 | 64 | 正取錄取標準 | 54.23 |
普考
科目 | 選擇 | 申論 | 總分 |
國文 | 18 | 12/36 | 66 |
法英 | 72(20/16/36) | 72 | |
國際經濟學 | 20/3/18/18 | 59 | |
貨幣銀行學 | 27/15/7/3/11/2/8 | 73 | |
經濟學 | 84 | 84 | |
統計學 | 26/13/19/14 | 72 | |
名次 | 20 | 總成績 | 71 |
錄取人數 | 42 | 正取錄取標準 | 66.17 |
二、背景與心路歷程
人生能夠把滿手好牌打到成魯蛇,想想也真是不容易呀。20多歲台大資工系畢業,當工程師空轉了十年,薪水一直上不去,於是去唸政大MBA以轉換職涯;畢業後如願以償進了硬體業上市公司,也終於破了百萬年薪,但是基礎功力不穩,被那些待了近十年的部門主管前輩逼得成恐懼症,最後受不了離職;嘗試了幾個月創業,無法發掘特定利基,幾個月就收了,最後在女友的建議下,開始嘗試國考。
感想「人生不可能永遠滿手好牌,你只能學著把手上的牌打好」
當你想得夠清楚,知道自己沒有其他路走時,你的決心就會出來了。國考的意義是甚麼呢?是安穩的退休生活。公務員年金地板價為月給3萬,這算是個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生活水準,如以台灣人65歲退休,90歲死亡,大約有25年的老年生活,每個月3萬元,自己存大概需要存900萬,以45歲開始存錢到65歲,20年間大約每年要存45萬,平均每個月要存3.7萬,加上平時的食衣住行,沒有月收入7萬以上是做不到。月支3萬已經是最低的生活水準,因此月入7萬是從現在開始存老本的最低要求,但7萬月薪安穩工作到65歲,怎麼想,都不覺得台灣找得到,國考就成我唯一可以安穩過老年生活的辦法。
感想「考上不是唸得有多久,而是決心下得有多實」
工作過程中學會最實用的是專案管理PDCA的概念,這也是我備考策略的核心精神。首先,先確認目標,以目前公務員65歲強制退休年齡前,要滿足85退休制,至少要在45歲考上,以開始備考時的43歲評估,要在兩年內考上。
接下來是盤點資源,生活費來說一個月2萬,兩年約50萬,加上補習費、書籍費大約5萬,整體需要55萬,儲蓄也剛好夠。
再接下來是最大化考取機率,由於各類組錄取率不同,如果以3%錄取率,兩年四次考試,共有排名前面12%的人考取,至少兩年內達到所有考生的前12%就有可能考上;如果是15%的錄取率,兩年內達到前60%就夠了。
我概估約僅1/3的考生是全職備考,只要我也是全職準備,至少也應該贏過60%的兼職考生,也就是說採取全職考試,最差也可以在兩年內達到所有考生中前40%的水準,40%除4次考試也就是10%,只要選擇高普考、地特平均錄取率在10%以上的類組,4次考試中實力前40%的考生都可以考上,因此只要以錄取率10%為標準,就可以穩穩地在兩年時限內達到考取公務員的目標,這樣的標準大概篩選掉了7成以上的類組。
接下來,以自己的優勢來篩選,文商工三種類型的類組,雖然讀書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但至少商科還有些印象,商科的工作也較有趣,技術類組雖然錄取率高,但實在有陰影在,就朝商科選擇,這樣就篩選到剩經建、財稅、金保和商行。
最後是由科目來篩選,會計我實在不行,刪掉了財稅和金保,剩經建和商行,經建名額較多且穩定,而商行要唸的法科比較多,念起來比較吃力,所以最後就選擇考經建行政。
確定類組後,接著就是決定念書方式和選補習班,之前已經確定要全職念,所以要找個可以把時間運用得最充分與彈性的作法,念書方式我則偏好面授,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問題時有老師可以問;選補習班這部分我做得比較差,只聽過大東海和志光,就直接試聽這兩家課程並上網看大家的評價,大東海雖然有吃到飽的終身會員,但都是看影片,而志光有提供雙老師的選擇,當時又有面授課送申論班、WiFi看到飽等的優惠,可以在視聽教室由早上十點唸到晚上十點,就選了補志光;至於班別,在終身班5萬、兩年班4萬多、一年班3萬6間,由於只有兩年期間,所以刪掉終身班;跟業務確認了有需要時,一年班再補錢,就可以上兩年班,為了保留現金在手上,讓手頭比較有彈性,就選了一年班。
感想「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三、讀書策略與計畫
準備國考,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考上,一定要有讀書計畫,詳細該怎麼做就另外寫,這邊先概述整個方法。
整個讀書計畫要有大循環、中循環、小循環。
大循環就是在國考前6~12個月為一個循環,大循環的目標就是為了考取國考,不管錄取率多低的考科,一定要把下一次的高普考或地特作為考取的目標,如果擔心實力不足,第一年以普考或四等為目標也可以,因為你一但以兩年為目標,第一年很容易因為沒有緊張感,念的七七六六。
一個大循環會切成數個2-4個月的中循環,中循環的目的是要把所有考科念完一遍,一般來說,考試之前至少要完成三個循環才會比較有機會考上,每個循環的最後一定要用近幾年的高普考或地特試題做一個模擬考,並請老師幫你改申論題,目的用來確認這一個週期的成效,每個循環都要有進步,依照每個循環的進步分數,乘上剩下的循環數,就可以知道考前最多可以進步幾分,這樣進步的幅度是否考得上,如果計算分數離近幾年的錄取分數有一些距離,就要調整個別科目的分數目標或者各科的讀書方式,這也是用來給自己有緊張感的方式。我自己是排9-12月為第一個循環,1、2月第二個循環,3、4月第三個循環,5、6月第四個循環,除了國經因為近五月面授課才結束,所以只念了兩個循環外,其他都念了至少三循環。
詳細請參考<如何設定大循環>
最後每個中循環的每一週都是一個小循環,小循環的目標是確保每周要有新進度,每周每一科都要至少念到一次;新進度的定義是要讀懂該科目的某一個章節,到可以默背該單元的重點或者做幾題題目不會有太大問題為止。一般而言,我會在每個星期天排下一周,也就是下一小循環的進度,每一天先依早中晚切成3-4個小時為一個念書時段,每個時段只念一科,每一週有七天,因此最多可排21個進度;面授課基本都去上,先排上去,上周的面授課,一定要在下周上課前再排看影片同時看書一遍,並要看到懂,不然下次面授課會更不懂,有時有一些特別難的章節,甚至要排念三、四個時段才能大致搞懂;另外由於進度很緊繃,平均一周會有一天念不下書,那時我會乾脆放自己一天假,所以除去面授課大約會排10-12個時段要念甚麼科目,再預留兩個時段機動性調整,實際上一周有10個以上的新進度就算不錯了。
至於每天的排課,記得把重記憶、重計算及重理解的課混合著排,一整天都做同一件事,效果肯定會很差。
四、各科心得
類組整體策略
經建行政高考事實上只有三科,即四合一經濟學(經濟學、貨銀、公經、國經)、四合一商事法(公司、票據、海商、保險)和一難科統計,如果沒有特長,標準做法是念好經濟,穩住統計,並讓法科不要拖累總分。整體大循環的排課我是按補習班的課程安排,課堂數比較多的經濟學和公經先開始,地特後開始念貨銀、國經;經濟學和法科在12月就上完,之後每個循環都會配一些時間複習,統計、公經、國經由於一直上到第2年的4月,因此這幾科循環數較不足,所以在上課階段就要開始練習申論,否則最後熟練度會不夠。
國文(高62(作文38), 普66(作文36))
我的國文成績,跟一般考生平均比較上多了近10分,這相當等於總分的1分,這是因為我跟大部分的考生不同,在國文上花了一些功夫,補習班國文面授課共八堂課,含兩堂作文、兩堂公文及四堂測驗,我在第一堂課後,就開始每周按考試標準時間, 輪流練習用一個小時寫作文及用半個小時寫公文,之後再拿給老師改,以了解如何提升作文能力,作文成績也由一開始28分,練到第5篇就可以到36分,公文也穩定在10-12分;課程結束後,大約每個月會再練習寫一篇作文及一篇公文給老師改,最後考試也拿到平時練習的水準。
算一算,國文這一科我投資了面授課8堂課、每堂課3小時,共24小時,大約練習各8篇作文及公文,共花了12小時,你有想過甚麼科目可以只花36個小時總分多贏別人1分嗎?我建議每個國考生都該花些時間練習作文及公文,並至少以55分為目標。
英文法學(高78, 普72)
這一科也是我較其他錄取考生平均贏10分的科目,但我除了正常的上英文、法緒、憲法面授課外,並沒有多做努力,分數比較高的原因有三:1、法緒中有出公司法相關題目,因為這是經建的專業科目,所以有佔一些便宜;2、普考考完後,我有重新對法英的答案,剛好高考法緒有出類似題,所以高考法緒有考得比普考高10分;3、高考英文閱讀測驗考題剛好都是熟悉的內容。
這裡唯一可以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在自己的精神狀態可以很穩定的情況下,對一下普考法英的答案吧,會有一定的機會,兩邊出題老師相同或參考到類似的科目。
這一科補習班表定法緒18堂、憲法10堂、英文8堂課,跟一般行政的考生不同,經建考生念這一科沒有輔助專業科目的效果,投入的一點時間又很難有足夠的回收,因此建議上課專心聽講就夠了,這一科建議經建考生以60分為目標。
經濟學(高89, 普84)
經濟學可以說是經建最重要的科目,志光有兩位老師可以選,我聽了導師建議選較易入門的徐喬老師課程,由於我報名比較晚,經濟學又開課較早,所以我整個課程都是看視訊。徐老師的教法偏重解題,所以理論要自己看書打基礎,我一般都邊上課邊看書,如果順順的上課就聽懂,看了幾題後,就可以試著邊上課邊自己解題,解題速度跟老師的教學速度一樣時,那個章節也就穩了,如果速度沒有趕上,可以暫停一下,重複看課本,由於大部分課程內容是前後相關的,重要概念我一定在下堂課前看懂,否則下堂課會很吃力,看完整堂課還是不懂時,我會再看一次,直到有能力聽懂下一堂課為止。
對我來說,經濟學有幾個章節特別難,EV、CV、廠商成本結構(AVC、MC等)、成本線、內生成長理論等。經濟學補習班表定排課34堂,由於內容很多,自己要斟酌各章節須懂到甚麼地步,環環相扣的重要概念,可花多點時間來念,但較少出題或是跟後續章節沒有關聯的概念,如果真的念不懂,可以留到下一個循環再念,循環多次比一次念很多來得重要,尤其是第一個循環,不要在一個地方卡太久,有時念一遍再回來看時,你會奇蹟的就懂了。
由於我經濟學是最早唸完的科目,之後的循環,每周都要留1~2個時段來複習,如果你一個月沒碰經濟學,我保證你會覺得很陌生。對經建來說,經濟學易學難精,以考取為目標的話,至少要80分以上,以高考來說,選擇題及計算題各至少拿40分為標準是比較恰當。
貨幣銀行學(高77, 普73)
貨銀是簡版的經濟學加一些金融知識,如果你的經濟學學得很踏實,這一科是很好的取分目標,這一科我也是聽導師的建議選了較易入門的何薇老師,這一科我也是看視訊,何老師的教學速度較慢,一般都可以邊上課邊把書本看完,加上貨銀表定 少少的20堂課,也一樣是一科100分,含金量比其他科多得多,貨銀實在值得經建考生投資時間。看完後,你可能會有錯覺,自己已經懂了,這時就要練習做申論題,按考試表定時間,每一章節唸完後,花一個小時練習寫兩題申論,寫完再看擬答,如果跟擬答不同,不一定代表你錯,可以拿給老師改,以確認自己寫法的問題和改進方法。
貨銀近幾年出題著重時事,且題目相當靈活,要考好需要有更多金融知識,做考古題是一個捷徑,我這一屆的考題有些就是原民特考或殘障特考的類似考題,上個幾堂後,我就開始練習申論題並拿給老師改,這真的很重要,一般要練一段時間才抓得到題目要的內容。這一科由於課堂數少,二月看完第一遍後,我又再念課本一遍,並配合練習申論題,這一科相較其他科來得簡單,高考目標至少要70分以上才會比較有機會。
國際經濟學(高46, 普59)
國際經濟學可以說是較難的經濟學,補習班開課時間通常較晚,雖然表定只有24堂課,但3小時的課,老師都上到4個小時,幾乎等於是32堂課的分量,加上面授課結束時都已經5月了,以7月高普考為目標的話,幾乎沒有時間再排兩個循環,因此,邊上課就要邊練申論給老師改,這樣投入的時間才會夠把這科目練到可以上考場,第二循環我是邊整理筆記邊做考古題,用這種方式來爭取時間。
近幾年國經考題難易程度有特定的模式,考題亦有特定偏好,你只要多練幾年的考古題就會發現,另外部分考題必定與時事有所連結,該年度第一季的國際時事要稍微了解一下。國經大部分都會有一題比較難,高考以60分為目標比較合理,上考場時,再難的題目都要分配時間寫一點東西拿些部分分數,不然這科要達到60分會很困難。
公共經濟學(高49)
公經也就是財政學,可簡單看成政府角度的經濟學,這堂課是經建課程中,份量最重的課,補習班表定34堂,加上又需要經濟學的基礎才能念好,因此,常常在經濟學基礎沒打穩時就開始念,我是一直到第2年4月時才上完課。同樣的這一科僅能勉強在面授課結束後,念一個大循環和一個小循環,需要有技巧的準備,財政學由於財稅、會計兩類組也要上,因此補習班有兩個老師的師資可以選,我一樣是選入門較易的鄭漢老師。這一科我個人是覺得學習曲線相當陡峭,課程又難,我習慣邊上課邊畫重點,這樣比較不會唸到恍神睡著。財政學是最容易唸完感覺都會,寫起題目來卻甚麼都不會的科目,因此課後複習時,一樣一章節練兩題申論給老師改,鄭漢老師的專長在於申論題,老師批改得相當認真,你可以很容易從中知道自己的問題,對理解課程內容有莫大的幫助。
近幾年公經的考題相當跳TONE,考題方向很難猜,但換個角度來看,就是大家分數都差不多,因此這是少數有背景的考生也討不到便宜的科目,這也算是另一種公平,也由於題目難易度、方向都很難說,只能扎實的練習,努力地取得每一題的部分分數。這一科建議以50分為目標,也就是說,每一題都拿到一半的分數即可,大致上,圖要會畫、基本定義要寫,加上一點內容,25分的申論拿到5~8分不難,透過這樣小小的累積,不放棄每一個取分的機會才有可能贏得更多機會。
統計(高60, 普72)
這一科是經建所有科目中最不公平的科目,統計很吃天分,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很有利。還好這一科也是補習班排課中最讓我滿意的,一周一堂3小時的晚上課程,不會因為隔太久上課就忘光,分量也剛好是那一周複習得完的,上完課還夠排兩個循環,只要不放棄,都可以念到一定成果,不過統計也是所有經建考科中,最環環相扣的科目,雖說吳迪老師教學由簡入深,吸收上很容易,但如果你因為覺得那一堂很簡單,放鬆了一兩周,後面就有苦頭吃了,因此,對於非天才的一般考生,最好的建議就是穩扎穩打,做好基本功。
統計出給經建考生的題目,一般都相當佛心,大概是看準了很多人會放棄,考題由簡單到難,分布的相當均勻,對考生的鑑別度相當高,厲害的考生拿個90~100都是有可能,放棄的考生拿個5~10分也是很容易,這一科建議目標是避免被高手拉開太多分,要以60分以上為目標,考生可以看自己程度,練習較簡單的題目,穩穩地拿下基本分數,高手則不用客氣,多花點時間,以100分為目標也是可能的。
商事法(高46)
一科商事法含公司、票據、保險、海商等四個法,總計1,300多個法條,這科算是經建考生的魔王,因為大部分考經建的人,較不擅長記憶才來念這類組,補習班也可能是因為法科需要花較久的時間背誦,所以課程早早12月就上完,而且四個法科雖然總計有33堂課,幾乎跟公經份量一樣重,但堂數最多的公司法也才12堂,最少的海商法僅有6堂,由於經建考生絕大多數沒有法科背景,經常在搞不清楚狀況下,課已經上完,連怎麼複習都沒抓到訣竅,導致考生經常選擇放棄本科。
我的作法是在上一兩堂課時,就開始硬著頭皮寫申論給老師,一開始一定寫得很糟,但老師才有機會提點你,課程結束後才能抓到複習的訣竅。我在複習時,是將法條依重要性做成體系,重要性則是按近年考題出現的頻率來評估,每個法條只記條號和關鍵字,目標不是做到考試時可以一字不漏地把法條寫完,而是能夠有系統地把爭點寫出,以盡可能取得較高的部分分數(8-15)為目標會比較合適。
考題有時會給公司法配比較高的分數,因此公司法值得多念一些,並且法緒一定會出1-3條公司法的題目,會有額外的助益。經驗上,閱卷老師並不會因為你是經建的考生而降低對法科答題的要求,因此,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三段論法一定要會,法學的專門術語也要懂得使用,寫對法條和法條內容都有加分,不過,時間有限,量力而為,我會善用睡前的半小時,背自己做的法科體系關鍵字。另外,公司法、保險法給分較嚴,海商、票據給分較鬆,後兩科重要法條不會超過50條,一定要記得一些常考的法條內容,對分數會很有幫助。
五、感言
古有云:「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考試也一樣,很多人都是在第二三年放棄的,這幾年的努力基本就打水漂了,能一年考上就不要拖到第二年,經建錄取率常保持在15%,這是有可能一年考上的機率,考生務必由報名那一刻起就全力以赴。最後給考生幾點建議:
一、備考期間專心一致,不要三心二意
我是勸考生,存好錢,排除經濟面干擾的因素,好好的全職一兩年考上,會比兼職邊忙工作邊念書有效率。
另外,避開讓心情不穩定的因素,盡可能排除所有干擾因素,我算好錢後,9月下旬開始準備考試,10月跟女友吵架,我11月就另外在補習班附近租房子念書,就是要避免情緒的波動。
二、放下無謂的自尊,一切為考取最佳化
前面提到租屋,其實影響原先準備兩年考上的預算,為了彌補預算不足的地方,我是請家人協助,我聽很多人說為了獨立不要跟家人借錢,結果兼職念了兩三年最後還放棄。
作為考生,請放下許多無謂的自尊,千萬記得,考上了才有資格談尊嚴,一些家族聚會,可不去就不要去,即使是別人關心,都有可能影響你的心情,把那些時間都拿來念書就對了。
三、慎選朋友,慎組讀書會
大部分的情況下,老師沒有辦法解答你的問題,或者說等到老師解答時,都過了一段時間了,最好的方式還是認識些朋友。
找跟你一樣努力或更努力的考友做朋友,對於一些競爭較激烈的類組,有時會遇到小心眼的考友,可以找有相同兩三考科的別的類組考生互相交流,比較可以避開干擾因素。
讀書會最好要參加者輪流辦會較公平而有效率,我在4~6月組了三個讀書會,安排一個星期花一下午,跟金保討論貨銀兩小時,跟會計、財稅討論公經兩小時,找經建朋友討論國經兩小時,我的貨銀分數能上來,全是因為讀書會中跟金保同學交流的協助。
四、善用資源,多請老師幫忙
補習班會有很多課程,一開始的優惠就要打聽清楚,遇到瓶頸時,這些課程會有幫助,除非費用較高,會影響整體預算,不然一兩萬的課程如果可以增加一些考上的機會都是值得的,提早半年考上,以高考一個月4萬5的薪資計算,至少有27萬的收入,因此,你不會缺這一兩萬的話,把眼光放遠些,該補就補,盡快考上。
申論是很多類組決勝關鍵,儘可能早些開始練習給老師改,不要害怕寫得爛,該害怕的是上考場了還寫得一樣爛才是問題。
五、管好自己,管好進度,把書念進去
想要一年考上,就一定要做讀書計畫、照表操課,如果念不下去,可以給自己休息一天,要記得效率才是重點。有計畫才會有急迫感,有急迫感才會善用時間,千萬不要只是唸過,而沒有念進。
最後,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得償所願。
參考 如何制定各科分數目標以調整念書時間 (概念篇)
參考 如何制定各科分數目標以調整念書時間 (實戰篇一)
參考 國考考前備考規劃
回到 經建行政-備考方法
回到 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