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行政類組主題圖

財稅行政-高普考趨勢分析107

v1.4-20190609

本頁為舊版,請至最新版本

一、需用人數、錄取人數分析

稅徵機關為國家常備重要機關,職缺需求穩定,隨整體公務機關需求波動,不太受外在環境影響;又因為職缺在商科中算是較多,幾乎各地區的職缺都很穩定,很適合想返鄉工作的人。

該類組職缺需用人數及錄取人數這幾年來隨整體公務機關人員需求減少而逐年遞減,但每年高普考總錄取人數仍維持在300以上,以107(2018)年的需用人數234人為例,總錄取人可達380人。

考選部為了避免考生考上沒有滿意的地區或是沒有滿意的職缺,而不填志願,或不到職,錄取人數都會比需用人數多,以財稅行政來說,高考平均會較需用人數多錄取14%;而高普考考生有高度重疊,同時考上高普考,就會選高考缺,所以普考為了避免不足額錄取,錄取人數甚至可達需用人數的三倍。詳細趨勢分析見下列圖表:

表一、高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6年(102~107)一覽表

圖一、總需用人數、總錄取人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圖二、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圖三、高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二、職缺所在行政區域分析

如下表,財稅行政雖然有70%的職缺是在北部,但中部、南部及東部各有約10%(20人以上)的職缺;而就本島來說,除了嘉義和南投外,各縣市均有職缺,非常適合想返鄉工作的人。

表二、107年(2018)高普考職缺區域分配表
財稅行政-需用人數區域分配107

圖四、107年(2018)高普考職缺區域分配直條圖
財稅行政-需用人數區域分配直條圖107

三、報名人數、到考人數分析

整體高普考報考人數,由102(2013)年高峰約15萬人,到107(2018)年的8萬人,整體考生人數,減少近一半,而以財稅行政來說,普考報名人數由6千人降至2千6百人,降幅更大,因此,考生的相對競爭壓力也較其他科目稍低,後面的錄取率分析,也同樣支持這個正面看法。

表三、高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6年(102~107)一覽表

圖五、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圖六、高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四、錄取率、錄取分數分析

如上所述,雖錄取人數逐年下降,但報考人數和到考人數下降得更多,因此整體錄取率是逐年上升,如直接將高普考錄取率直接加總,總錄取率由102(2013)年的12.4%上升到107(2018)年的19.33%,錄取率持續創新高。

錄取分數隨題目難易度及每年的錄取率有波動,但普考平均在69.3分;高考在62.3分,如果希望能穩穩地考上,普考分數目標可以訂72分*,高考可以訂65分*。詳細趨勢分析見下列圖表。

*目標分數為平均分數加一標準差,該分數依常態分配大約有70%的錄取率

表四、高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圖七、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圖八、高考錄取率、錄取分數6年(102~107)趨勢分析

【財稅行政】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