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2-20190206
本頁為舊版,請至最新版本
一、需用人數、錄取人數分析
經濟決策是政府機關裡的基本單位,一般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亦需要經建行政的人員,分發單位相當廣闊,每年開缺都在一定名額以上,景氣不佳時也需要經濟決策人員提出相關因應對策,因此不太會有辛苦準備卻無開缺,或缺額極少的情況發生。
而且考選部為了避免考生考上沒有滿意的地區或是沒有滿意的職缺,而不填志願或不到職,錄取人數都會比需用人數多,以經建行政來說,高考平均會較需用人數多錄取24%;而高普考考生有高度重疊,同時考上高普考,就會選高考缺,所以普考為了避免不足額錄取,錄取人數甚至可達需用人數的2~3倍。
該類組職缺需用人數及錄取人數這幾年來隨整體公務機關人員需求減少而逐年遞減,但每年高普考總錄取人數仍在100人上下,106年甚至高達140人,以今年(107,2018)的需用人數61人預估,總錄取人數約94人,此波需用人數下降是否跟8800億前瞻計畫人員已經就位有關,則有待觀察,欲報考本類組者需多加關注。
表一、高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107(2018)年之超額錄取率是採用前三年之平均值來推估;
**107(2018)年之錄取人數則是用實際需用人數乘上預估超額錄取率來推估
圖一、總需用人數、總錄取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圖二、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圖三、高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二、職缺所在行政區域分析
以107(2018)年為例,經建行政約有65%的職缺在北部、15%在中部、南部及東部則各有約10%的職缺,甚至離島亦有兩個缺;就全省來說,除苗栗、彰化和嘉義外,各縣市均有職缺,職缺分佈相當廣,非常適合想返鄉工作的人。
表二、107年(2018)高普考職缺區域分配表
圖四、107年(2018)高普考職缺行政區域分配直方圖
三、報名人數、到考人數分析
整體高普考報考人數,由102(2013)年高峰約15萬人,到今年(107,2018)年的8萬人,整體考生人數,減少近一半,以經建行政普考來說,經建行政報名人數由一千四人降至六百六十人,降幅超過一半,而高考報名人數僅降低至原來的六成,整體來說考生競爭程度跟平均值相近。
表三、高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107(2018)年之到考率是採用前三年到考率之平均值來推估;到考人數則是用實際報考人數乘上到考率來推估
圖五、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圖六、高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四、錄取率、錄取分數分析
如上所述,雖錄取人數逐年下降,但報考人數和到考人數下降得更多,因此整體錄取率是逐年上升,如高考錄取率由民國102年(2013)的6.97%上升到106年(2017)的近期歷史新高14.54%,今年預測總錄取率仍有12.07%,錄取率仍然居高不下。
錄取分數隨題目難易度及每年的錄取率有波動,但普考平均在67.7分;高考在59.79分,如果希望能穩穩地考上,普考分數目標可以訂73分*,高考可以訂63分*。詳細趨勢分析見下列圖表。
*目標分數為平均分數+一標準差,該分數依常態分配在70%的年度會錄取
表四、高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107(2018)年之全到人數是以採用前三年之到考率平均值乘上107年報名人數來推估;錄取人數是用107年需用人數乘上前三年超額錄取率均值來推估;錄取率是以預估錄取人數除預估全到人數來推估
圖七、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
圖八、高考錄取率、錄取分數5年(102~106)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