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1-20190417
育綸
兩年投顧工作經驗,補習八個月取經建行政高考普考雙榜
一、背景
兩年投顧經驗,專門於外匯分析與交易,因人生目標的安排,希望能走一條穩定的路,家人就建議可以試著考考公職。而工作專業在經濟分析上,所以選擇經建行政。
二、成績
高考
科目 | 選擇 | 申論 | 總分 |
國文 | 12 | 36 (26/10) | 48 |
法英 | 46 | 46 | |
國際經濟學 | 43 | 43 | |
貨幣銀行學 | 82 | 82 | |
公共經濟學 | 62 | 62 | |
經濟學 | 44 | 31 | 75 |
商事法 | 43 | 43 | |
統計學 | 68 | 68 | |
名次 | 24 | 總成績 | 59.13 |
錄取人數 | 64 | 正取錄取標準 | 54.23 |
普考
科目 | 選擇 | 申論 | 總分 |
國文 | 53 | ||
法英 | 54 | 54 | |
國際經濟學 | 92 | 92 | |
貨幣銀行學 | 59 | 59 | |
經濟學 | 92 | 92 | |
統計學 | 50 | 50 | |
名次 | 39 | 總成績 | 66.67 |
錄取人數 | 42 | 正取錄取標準 | 66.17 |
三、準備過程
1. 決定念書方式
決定考試時已經九月底,當時大部分面授正規班已經開課兩餘月,在沒對補習班進行研究的情況下,直接去補習班櫃台報名面授,細節的問題(如選擇老師等)全部由補習班安排。
2. 類組整體讀書策略
我著重於觀念的建立特別是經濟類科,基礎打穩後用觀念即可推敲,學習速度快且不容易遺忘。對我而言,類似學科(如 : 經濟.國經.貨銀.公經)在對相同課題討論時,我會交互比對並統合整理,好處是能清楚了解該課題的觀念,同時能縮短準備應花費的時間。
3. 短中長期讀書計畫
我是在9月底才到志光報名,為期九個月的準備時間算是稍微倉促。 首先,前三個月(10月-12月),因較晚報名的緣故,主要時間花在補課,在沒有多餘時間複習的情況下,我要求自己必須把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中搞懂,無法理解的觀念則是在課後回家時間上網搜尋資料,將基本觀念先打穩。 接著,中間三個月(1月-3月),正課學習時間較短,大部分時間放在複習,將前面已上過的課程加強,釐清觀念不清的部分。 最後的三個月(4月-6月),大量申論練習,加上老師輔導,讓我感覺大幅度的進步。大量練習不止能夠練習答題架構使答題更漂亮,也能刺激思考,提升作答速度與準確度。
4.作息心態調整
基本上沒有特別的作息規劃,但隨時會思考問題,包含時事議題連結,思考過程中發現有沒把握的部分馬上去看課本尋求解答。
老實說我不是個很認真的考生,我會預估會上榜的成績,接著照自己能力去分配分數,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盡量發揮,沒有太多壓力。
四、各科心得
- 國文(高48\普53)
此科目沒有多做準備,以印象應考。 - 法英(高46\普54)
此科目沒有多做準備,以印象應考。 - 國際經濟學(高43\普92)
國際經濟學重點在圖形繪製,基本上將所有圖形.點.線的代表意義和運作方式搞通,在針對題目去做線條調整最後做出結論即可。準備這科,作圖的練習與精通很重要。P.S.本科目是我最強的科目,但高考時嚴重失常,考前模擬練習平均85分。 - 貨幣銀行學(高82\普59)
貨銀相較經濟有較多的背誦。貨銀的理解部分與經濟和國經有大量重疊,對於重疊的部分要讀通,建議可以在學習同時搭配經濟和國經服用。觀念建構完成後,剩餘背誦的部分可以留至考前再準備。 - 公共經濟學(高62)
財政學可說是以上4科經濟類科中最難準備的一科,此科目理解和背誦並重。準備時重於學者與其提出的看法的了解,了解後則是比較每個看法之間的不同,有餘力最好將圖形熟知。最後這個科目準備最重要的是,申論題一定要大量練習,要練速度和答題精準度,絕對要練習。 - 經濟學(高75\普92)
經濟理解重於背誦,在準備上一定要把觀念想通,有利於其他經濟相關科目的準備。起初準備經濟時壓力不用太大,盡量去理解書中的內容,不能理解的部分也不用緊張,在後續其他經濟相關科目學習後有機會補足,即基本觀念的建立,再來填洞,最後針對不足再加強即可。 - 商事法(高43)
個人是配合坊間解題教科書,模仿老師的解題邏輯,針對重點法條背誦。個人不太會背法條,實際在考試時並未精準引用,惟對法條有初淺概念進行作答。 - 統計學(高68\普50)
多算多練習,熟能生巧。
六、結語
給所有準備考試的考生,我們同在準備國考的這條船上,過程中既痛苦又孤獨,但千萬不要放棄,持之以恆是通往目標最快的路。並且不要看扁自己,當你以高規格要求自己,則不用擔心在戰場上的失足會成為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