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4-20220425
一、需用人數、錄取人數分析
會計是政府機關裡的基本成員,開缺的單位自然琳琅滿目,一般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也都有會計的處室,分發單位是一般商業類科中最廣的,每年開缺名額亦多不勝數,不會受到景氣或年金改革的影響,更不會有辛苦準備卻無開缺的情形發生,因此往往受到第一次投考公職的商科畢業生青睞。
高普考錄取人數由3種類名額組成,考試報名時公布的是暫列名額,考試前1~2周會再公布增列名額,一般來說增列名額大約是暫列名額的1/3~1/4,暫列跟增列兩種名額合計即為需用人數。而考選部為了避免考生不填志願或不到職,實際錄取人數都會比需用人數多,這個放榜才公布名額就是增額人數,這人數加上之前的需用人數就是最後的錄取人數。
以會計類組來說,高考增額人數平均為需用人數的10%;而由於高普考考生高度重疊,考生同時考上高普雙榜,就會選高考缺,所以普考為了避免不足額錄取,部分類組增額人數甚至可達需用人數的2倍(200%),舉例來說,會計110(2021)年普考需用人數為96人,而增額為118人,總錄取人數為214人,增額比例約123%,雖然這比例較前幾年少,不過有增加總是好事。所以考生如果發現一開始公布的暫列名額較少也不用太緊張,名額還有2次增加的機會。
會計類組職缺需用人數及錄取人數這幾年來雖隨整體公務機關人員需求減少而有些微減少,但每年高普考總錄取人數都維持在400人以上,102(2013)年甚至將近500人。但近幾年需用人數下降,107(2018)年普考錄取人數甚至大跌至141人,導致總錄取人數僅約303人,為高峰期的七成不到。所幸110(2021)年高普考錄取人數稍有回升,分別為205人及214人。而111(2022)年目前暫列名額,高普考皆雙雙下滑,建議會計考生應持續追蹤狀況,並同時準備高普考,以增加錄取率。
表1、高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9年(102~111E)一覽表

圖1、總需用人數、總錄取人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圖2、普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圖3、高考需用人數、錄取人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二、職缺所在行政區域分析
會計算是商科職缺中除了農業行政外,中南部職缺比例較多的類組。以110(2021)年為例,除了53%的職缺是在北部,中部約有15%的職缺、南部則有14%的職缺,花東還有約9%。整體來說,全省各縣市幾乎都有職缺,非常適合想返鄉,特別是回南部工作的人。
表2、110年(2021)高普考職缺區域分配表

圖4、110年(2021)高普考職缺行政區域分配直方圖

三、報名人數、到考人數分析
整體高普考報考人數,由102(2013)年高峰約15萬人,到110(2021)年的8萬人,整體考生人數減少近一半。以會計普考來看,報名人數由3,800人降至2,044人,降幅接近一半,兩者比例近似;高考報名人數則由3,036人降至2,025人,降幅較少,因此將會拉低錄取率。
表3、高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9年(102~110)一覽表

圖5、普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圖6、高考報考人數、到考人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四、錄取率、錄取分數分析
如上所述,雖然近年來報考人數和到考人數有些許下降,但高普考兩者錄取率趨勢呈現不同調;高考錄取率變動的幅度較小,除了110(2021)年異軍突起的15.68%外,其它多在10~11%上下;普考錄取率則視錄取人數多寡,呈現上下劇烈震盪,由102(2013)年的9.83%上升到105(2016)年最高的14.56%,之後下滑至107(2018)年的九年最低點9.42%,至110(2021)年又回升至九年新高15.37%。就以上的數據來看,會計類組的錄取率是依然有可能上下波動,因此對考生而言最好同時準備高普考,讓自己多一些機會。至於今年錄取率則要視增列及增額名額而定,尚有許多變數。
錄取分數隨題目難易度及每年的錄取率有波動,但普考平均為66.19分;高考為60.85分,如果希望能穩穩地考上,普考分數目標可以訂70分*,高考可以訂64分*。詳細趨勢分析見下列圖表。
*目標分數為平均分數+一標準差,該分數依常態分配大約有70%的錄取率
表4、高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9年(102~110)一覽表

圖7、普考錄取率、錄取分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圖8、高考錄取率、錄取分數9年(102~110)趨勢分析

【會計】介紹目錄
- 類組簡介
- 備考方法
- 類組轉換
- 高普考歷年志願選填排序(105-110)
- 綜合建議
- 回到 類組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