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12-20181012
本頁為舊版,請至最新版本
一、職缺趨勢分析
地特四等整體職缺,由102年的高峰以來逐年遞減,以去年(106)年來說,大致是高峰102年的3/4;如前所述,職缺會分兩階段公佈,第二階段大約是第一階段名額的20%~30%,如以8/10公布的107年地特四等職缺暫定名額555人來說,如以保守的增列比例%來說,預計增加111人,地特四等職缺總數應略低於去年,大約在650~700人之間。(參考資料:考選部)
表一、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趨勢分析與107年預測表*(E)代表為預測值
圖一、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與107年暫定名額長條圖
二、區域職缺分析
職缺區域分配方面,由於地方特考分成15個分發區,為分析方便,大致分成北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宜區),中部(竹苗區、台中市、彰投區)、南部(雲嘉區、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東部及離島(花東區、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等四區域分開討論。
一般在地特四等職缺中,北部佔55%左右、中部佔15%、南部佔20%、東部及離島佔10%,相較於三等,四等的職缺數變動較大,尤其是東部&離島,過去大約60的職缺數,去年突然增加到接近兩倍,這會讓預測的準確度降低。
北部職缺數由高峰102年後,呈先升到105年的高點後逐漸下降,降至去年僅占102年高峰的7成,其中桃園市算是下降較少的,僅為102年高峰的一半,但今年107(2018)北部暫定名額均較去年增加,總額有機會較去年多。
中部職缺不考慮高峰的102年,職缺大約在100上下間,由於職缺數波動較大,很難看出整體的趨勢,中部職缺以台中市為大宗,由折線圖可看出,彰投、竹苗兩區下降,而台中市上升,由今年(107)的暫定名額來看,總額有可能較去年略低。
南部跟中部相同,這幾年職缺波動很大難以判斷趨勢,職缺數大約在100~150間,但各區波動不同,今年(107)的暫定名額較去年低許多,預測總職缺數應該跟去年少。
東部及離島職缺波動較大,以職缺和轄區人口數來看,離島職缺反而相對較多,應該跟離島就職者轉調比例也較高有關,今年本區域暫定職缺較去年暫定職缺少很多,尤其是金門少了快一半,可預期今年東部及離島的職缺應該較去年少。
表二、地特四等102~107各區域職缺數一覽表
圖三、地特四等102~107各區域職缺數趨勢分析
圖四、北部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趨勢分析
圖五、中部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趨勢分析
圖六、南部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趨勢分析
圖七、東部及離島地特四等102~106年職缺趨勢分析
三、報名與到考趨勢分析
報名人數與全到人數一樣由102(2013)年的高峰逐年遞減,以去年106(2017)年來看僅約為102年的5成;而地特四等的到考率一向較高普考的7成低,大致上為65%上下。如以這幾年的報考數預測今年四等的報名人數,大約為1萬8千人,以65%到考率來說,大致為1萬2千人左右,此預測之報名到考人數相較名額下降幅度接近,故今年地特四等平均錄取率有望與往年相近。
表三、地特四等102~107年報名及到考趨勢分析與107(2018)年預測表*(E)代表為預測值
圖八、地特四等102~106年報名及到考趨勢分析
四、錄取率趨勢分析
如前所述,雖然需用人數下降,但報名人數也下降,因此錄取率可望維持相近的水準,但地方特考有平均未達50分不予錄取的限制,且不像高普考會增額錄取,因此實際錄取人數反而較需用人數低,雖然四等難度較三等難度低,因此情況會稍微比三等好,以往年來說,平均錄取需用人數的九成左右,因此,實際錄取率過去五年來均在4.4%~5.5%間,如以九成之錄取比例來看,今年實際約錄取600人,預估今年地特四等的整體平均錄取率可達5.12%,與近年的平均值相近。
表四、地特四等102~106年錄取率趨勢分析與107(2018)年預測表*(E)代表為預測值
圖九、地特四等102~106年錄取率趨勢分析與107(2018)年預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