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1-20220826
Albert 110年工業行政高考二級全國榜首 心得目錄
一.前言( 背景與各科成績)
二.備考策略
三.各科筆試準備方式
四.口試準備方式
五.結語感言
—
參考 Albert 107年高考三級經建行政 全國第8名 心得
三、各科筆試準備方式
如前節說明,選擇是國考上榜的關鍵要素,而如何做出對的選擇,資訊/情報就是重點,尤其在準備冷門科目,錯誤的備考方向根本是白念,而模糊的備考方向更容易讓你念書時感覺浮浮的,會覺得很不安心,進而影響備考的效率。
工業行政正是所謂冷門科目,近10年來幾乎沒考過,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要比其他考生多一份情報,就多一點勝算。
對於所有的冷門科目,可由2個方向去尋找備考資訊:
1.考古題:最好是過去1-3年的考試題目,高普考、地特、二級、殘障人員考試的題目都可以拿來參考,類組不同也沒關係,即使是科目相同都可以參考。
尤其是冷門考科更是如此,理由很簡單,換個立場想,冷門考試的出題老師要怎麼出題,他還是要參考過去類似類組、科目的考題,來考量自己出題的方向,既然參考了過去的考題,出題方向自然有可能也會參考到。
考古題可以直接到考選部的考畢試題平台查詢:https://wwwq.moex.gov.tw/exam/wFrmExamQandASearch.aspx
2.命題大綱:所有的考科考選部都有命題大綱,二級考科雖然沒有提供命題大綱,但是可以直接參考三級的命題大綱,我個人的經驗是不會差太多。命題大綱中會說明,考試希望測試的專業知識和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也會列出一堆考題範圍,這些都可以提供做為準備國考方向的參考。
命題大綱一樣可以到考選部查詢:https://wwwc.moex.gov.tw/main/content/wfrmContentLink4.aspx?inc_url=1&menu_id=154
這次準備高考二級,也是由上述2個來源,來擬訂備考方向,各科準備方式如下:
(一)國文(53分):國文只需要在作文及公文拿下基本分即可
這次作文只照之前補習班上課時教的架構基本公式在考前看一下,有時間的話,其實可以練習寫一篇,只可惜這次沒時間。這次高考二級作文考網路訊息真實性,只拿到基本分32分,跟之前高普考36-38分相較,有點不夠力。
公文部分,考試前一天花半個小時背基本結構,最重要的是作答時要呈現出自己是現職公務員的特色,主旨寫得精簡扼要,附件要放,說明部分寫依據,其他說明邏輯要順暢,正副本也要依重要性寫上,也因此我公文拿到13分,比之前高普拿10-11分多了一些。
國文選擇看運氣吧!這次運氣很差,20分只拿到8分QQ,不過國文總計拿到一半分數,已經達標。
(二)英文與憲法(49分):英文吃老本,憲法看一遍背大綱及重要條目
近期憲法出題趨勢偏向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所以考前有針對平等權、自由權等憲法法條多念幾遍,考試也如預期的考出類似題目,我試圖用宗教自由切入,結果我背錯法條了,最後50分的憲法只拿了15分QQ。
英文共三題,英翻中考長榮輪塞港,10拿9;中翻英考新冠肺炎,10拿7;英文作文考電子商務,30分拿17,都是很不錯的成果。
共同科目每年會考,出題水準比較穩定,題目常有趨勢可循,也常由時事出題,考生可多加注意考前半年到1年的新聞。
(三)工業管理(49分):工管吃老本,靠以前工作經驗硬碰硬
工管總共出了5題申論,各20分,包含2條基本題目,2條學術題,及1條專業領域的題目,專業領域對我胃口,20拿17;2條學術題考推式、拉式供應鏈、研發專案評估,前者會寫,但我應該是沒寫到老師要的,20只拿11,後者真的要看出題老師參考的教材,我按財政學的方式寫只拿到6分;2條基本題也很慘,考生產排程及ISO9001,前者也是要看出題老師參考的教材,我寫的明顯不對,只拿5分;ISO我寫錯了規範,但寫很多,有驚無險的拿到10分。最後拿到總分49,這樣的分數就一般科目來說偏低,但除非有考生有看出題老師的教材,不然絕大多數人應該只會更低,也就是說,這科分數反而有機會可以贏很多人。
(四)統計學(41分):只求不要拉低太多
統計學考題大致分為基本統計、機率分配及假設檢定;原本預估題目應該是三大類平均分配,我原本規劃較弱的假設檢定拿基本分即可,在基本統計及機率分配取分;但天不從人願,考5題有4題出在假設檢定,只有1題出在基本統計的聯合機率分配。我花最多時間、經建行政常考的均等分配、指數分配等機率分配函數1題都沒出;假設檢定本來就是弱項,加上書籍編排上都會把假設檢定放在最後,而我準備念統計的中秋連假那幾天得了流感,整個假設檢定完全不熟。最後結果,25分的基本統計1題拿23分;4題假設檢定75分只拿到18分,有3題分別只拿到4,3,0分,一整個超慘,但我想這科,只要統計有些基礎,一般人應該可以拿到60吧!這一科我可能被拉開15-20分。
這也是我之前一直強調的概念,你一定要有2科強科,才能用來補各種奇妙原因出現的弱科,像這次統計出題這麼偏的,碰到也只能認了,要拿其他科來補這科的洞。
(五)產業經濟學(79分):就當經濟學念
這一科如考前預估,完全是經濟學中的廠商理論,4題有2題出在經濟學的基本範疇,考市場價格和報酬矩陣,有一題出冷門考題「市場集中度」,有一題出實務題,考公平交易法之市場定義。考前就有針對經濟學的廠商理論多加練習,在考試中很順利的完全發揮出來。
基本題,除1小題雷納指數不會寫亂寫,1小題10分只拿5分外,其他幾乎全拿,基本題兩大題50分拿下44分;市場集中度真的不知道定義亂掰,原本預計25分拿8分,最後拿到17分@@,運氣不錯;實務題公平交易法,臨機應變,由題目中找答題線索,然後建立一個合乎邏輯的說法,最後25分拿下18分。
產業經濟學有點運氣,前面我寫得很完整,給評分老師留下好印象,後面給分就會給得很甜;另外,我個人認為絕大多數人看到這些陌生的題目就會放棄答題,整張考卷可能亂寫或空白,相對之下,老師看到有人認真答題,相對印象會比較深刻,也更容易產生好感,即使方向有點偏,也會給鼓勵分數。這一科完全是運氣,評估大部分人這一科應該是40-60分,靠著這科產業經濟學,我至少跟其他考生拉開20分的差距。
(六)經濟分析:綜合國際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的大經濟學
這一科如預期的,沒有單純的如考綱,只考個經和總經,為此我也特地將整個經建的大經濟學一起念,最後考試出了一題個經、一題總經、一題財政學和一題國際經濟學,完全在準備範圍內。
個經出的是兩個市場的互動,圖形要畫得漂亮,並配合申論內容,最重要是需要動點腦筋,以簡潔的方式呈現兩個市場的連動,這題25拿23分。
總經出的是最難的AS-AD模型,但相對的,只要能以圖形說明得當,這題就能拿到高分,這題一樣25拿23。
財政學考的是外部性,透過社會效益線和個人效益線之間的差異來解說,即可取得不錯的分數,我那時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不敢進階的解釋汙染定價理論,所以最後25拿21。
而國際經濟學考的是克魯格的非傳統市場理論,同樣的只要圖文配合得宜,一樣能拿到高分,最後25拿到22分。
經濟分析我預估大部分考生都能拿到75分以上,這一科我雖然拿到89的超高分,但應該只跟其他考生拉開10-15分的差距吧,這也是在告訴各位考生,分數的絕對值不是重點,相較其他考生的分數差距才重要。
順便提醒大家,像這種大家都能拿到高分的科目,不要看到題目就太高興,因為你能拿高分,別人也能拿高分,穩定取分才是重點。
一定要在審題階段就具體分配時間和篇幅,避免一題貪多,反而影響其他題取分,該拿的分數沒拿到,你最後一定會哭出來!!
Albert 110年工業行政高考二級全國榜首 心得目錄
一.前言( 背景與各科成績)
二.備考策略
三.各科筆試準備方式
四.口試準備方式
五.結語感言
—
參考 Albert 107年高考三級經建行政 全國第8名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