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20210703
蘇先生
經濟系畢業、法研所在學,中年備考,錄取107地特三等商業行政榜首
一、背景與心路歷程
很久很久以前經濟系畢業,久到學校都已經改過名字了,後來三十幾歲的時候跑去考陽明山大學法研所,目前(107年)碩士班還沒畢業。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履次未過,但是就法科部分,算是有特別下工夫,比一般高普考同學略強,於是決定挑戰名額雖少、但報考人數也相對較少的商業行政。
二、各科成績
科目 | 選擇 | 申論 | 總分 |
國文 | 18 | 45 | 63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68 | 68 | |
行政法 | 44 | 33 | 77 |
貨幣銀行學 | 70 | 70 | |
公司法 | 75 | 75 | |
經濟學 | 38 | 33 | 71 |
民法 | 44 | 43 | 87 |
證卷交易法 | 82 | 82 | |
名次 | 1 | 總成績 | 74.7 |
錄取人數 | 2 | 正取錄取標準 | 71.57 |
三、各科準備技巧
(一) 法學知識與英文 (地三68)
我主要是以律師司法官的考古題為練習對象,從100年到106年的我都做過一遍並訂正答案,其他則沒有特別準備,因為我認為高普考的難度應該不會比司律一試還要難。
另外,有些人會推薦阿摩線上測驗,但我個人沒有看過,因為線上測驗是否有錯考生未必知道。但考選部的選擇題答案至少是國內有名望的教授出的題目,並且經考選部認證,答案錯的機會應該是相對較低。
(二) 行政法 (地三77)
這一科我是以法條為主,再搭配考古題作練習;教科書部份,我則曾讀過前大法官吳庚老師的«行政法»。行政法科目涵蓋甚廣,包含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行政訴訟法等,其中行政程序法的條文一定要精讀,尤其是行政處分的章節。其他部份,有考過的才會留意,沒考過的不會特別準備。至於大法官解釋,至少要知道解釋理由書在講什麼,行有餘力再挑你喜歡的大法官意見書來看即可(但這部份不用太強求,因如此已達到準備律師考試的強度了)。
至於如何分辨條文有沒有考過,很簡單,你去買大本的«六法全書»(考律師司法官用的六法全書,分科、一科一本那種),你考民法就買民法,考商法就買商法,不要買六法放在同一本的,因為很厚重,攜帶較不方便。法條的條號附近可能會寫幾個字,例如:95律、100司,即代表這一條在95年律師、100年司法官考過,也表示學者重視這個條文。寫越多表示考過越多次,那也意味著那個條文很重要,你要盡量弄熟它。
另外,那些條文旁的立法理由、判決判例,也要看懂,最好弄到可以講給弟弟妹妹聽(他們必須不是法律系的學生),如果他們也能聽懂,就表示你是真的成功讀懂了,也就是說能夠講出來很重要。 雖然上面標注的都是律師司法官考過的條文,但是出題老師都是同一批,他們在學生時代很可能也都學那些,不會因為是考高普考就出得特別簡單,有時候高普考反而出得更難也有,更何況我說的只是條文而已,並沒有要同學去看特殊的學說,如果考試類科有要考法科的,我建議一定要買分科的六法來,並且至少盡量把條文讀熟。
(三) 貨幣銀行學 (地三70)
這一科過去都是總體經濟學的進階版,現在總體經濟學已經剩50%~75%了,其他部份經常會結合最新的時事議題,例如:最近曾考出來的影子銀行、前一陣子的金融監理沙盒等,我猜不管任何補習班老師要能夠全部帶到課程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這部份要靠同學多看報紙和新聞,只要能寫到報紙報導的程度,應該就八九不離十了。
而關於金融市場及銀行管理的內容,張賢老師會帶到一部份,不過貨幣銀行這一科範圍很大,大家分數都不會太高,這次地特可能是例外,所以這一科我建議同學只要把老師上課講的把握好,平時多看報紙(重點在財金、產業動態,不是影劇或體育,大家應該都知道),其他的不用太強求,還有很多科目要考。
(四) 公司法 (地三75)
公司法最近剛大修,修法的部份應該還會是重點,這一科是多數考生很苦腦的一科,不過正好最近大修,建議同學針對新法的部份,尤其是修法理由多多熟讀,應該很有機會再命中。
(五) 經濟學 (地三71)
我的經濟學只有71分,不算高。強者都拿90分以上,我在網路上看過最高有98分的。普考部份的經濟學還算是直觀的,簡單來說就是要多想,看報紙的時候有相關的資訊便可用經濟學角度思考一下,看記者說的對不對,甚至網路上的鄉民講的對不對,都可拿來進行探討,不過這個方法僅限於普考等級,如果是高考等級就要花更多時間在數學的計算上。
我相信關於經濟學分享的人很多,這部分我就不獻醜。例如,張賢老師在Line上面有一個經濟學的解題群組,平常做題目有問題都可以問。我相信只要多做題目,一定可以很簡單就能考得比我高分。
(六) 民法 (地三87)
我沒有念過王澤鑑大師的民法著作,但我看過一本很古老的教科書,是在圖書館借到的鄭玉波«民法概要»,然後再選一套自己看得順眼的解題書。如果沒有時間,至少補習班老師上課的範圍要盡量弄懂、法條要弄熟。
補習班老師上課的內容你不懂都可以問老師,但別的老師的內容,不是不能問,只是有時候作者的意思老師未必一定看得懂,所以我建議盡量問同一個人他自己講的內容,例如:甲老師上課的內容問甲老師,但是如果不是甲老師上課的內容,雖然也可以問,但是不要強求老師一定要給你多滿意的答案,這是各種法科共通的特性,因為有時你在別本書上看到的是那個老師的獨門見解。
(七) 證券交易法 (地三82)
這一科雖然也很抽象,但其實考點比較集中,大概是操縱市場、內線交易、財報不實、公開收購、私募等。除了上課老師教的盡量弄懂之外,建議買劉連煜老師的教科書來作補充。除了我之外,我上班的單位也有一位經濟系的同學去年高考證交法也拿了8、90分,因此絕對是搶分的重點。
以上是我個人的備考方式及建議,提供給大家參考,也預祝各位金榜題名!
回到 心得分享